霞浦,波浪簇擁的偉大日出(二)
?
??
?
烏 ?歧
友來
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放這個村莊
我的體內盤錯著一條河流
掩埋是她不可避免的命運
?
這個黑匣子一樣的村莊
在我還未轉身時
就走到了她的晚年
她病痛的喘息讓星星垂下睫毛
令我的心顫抖
?
而她曾經
哺育過多少快樂的少年時光
山民荷鋤走在細窄的田埂上
遠處高亢的嗩吶聲里
迎來一頂又一頂花轎
?
這個黑匣子一樣的村莊
千年之后或許有幾個路人
扒開松軟的時光
但有誰認得她草木的骨灰
她少女的紅蓋頭和從前的悲傷
他們多半不會懷念
而是繼續奔赴泥沙之下的前程
?
個人簡介
友來,出生于霞浦縣牙城鎮,九十年代末開始在刊物上發表詩歌,曾參加《詩刊》社第17屆青春詩會。
?
夜宿高羅
俞昌雄
海醒著,水波蕩漾在夜里
遠處的燈塔因它而漂浮
渺小的村落在蠕動,那是高羅
偶有蝙蝠飛過,某扇窗子里的人
恰好憶起深淵里嘶鳴的金鯧
海是前世的海,陳舊
空茫,黑漆漆一片多像
村落里的人在夢中呼喊過的
海神,我躺在它的身邊
肉體的重量正在減輕
夜晚拿走了它該拿的那一部分
孤獨的樹,廢棄的船槳以及
纏繞中的漁網的反光
這是高羅,村落里的人把夢
裝進透明的貝殼,要它
長鰓,在黑暗的弦上舞蹈
我幾乎看見了這一切
凝結成塊狀的,軟軟的一堆
誰也動彈不得,可是
村落里的人早已習慣海的聲音
那巨大的肺葉,順從于夜的傳說
如果站在峭壁的高處看
大海的黑反而小于門前的
雨靴,窗欞下從未挪位的浮標
它們的主人,魚群般
潛伏于更深的黑暗當中
帶著水氣,將與蝙蝠互換晨曦
在一切變得更為寧靜之前
在海的猜想中,在高羅
村落里的人都和我一樣
把身體攤得平平的
如那等待翻卷的波浪,涌動
起伏,在夜晚的雪線之上
2019.2.9
?
個人簡介
俞昌雄,1972年生,福建霞浦人,作品散見于《詩刊》《十月》《新華文摘》《人民文學》等,入選《70后詩選》《中國年度詩歌》等百余種選集,曾參加《詩刊》社第26屆青春詩會。
?
海螺里有多少驚濤駭浪翻滾不息
張幸福
把一粒黑暗轉過來
是光明和光明下
燦爛的笑容
?
把一粒水滴轉過來
是雨露和雨露下
生長的魚群與莊稼
?
把一粒沙轉過來
是愛情和愛情里
溫暖的思念與疼痛
?
把曲折的海岸線烙進海螺的花紋里
把永恒的時間寫進海螺的滄桑里
?
作為整個大海的回聲
海螺里有多少驚濤駭浪翻滾不息
?
當你輕輕吹動海螺
靈和肉會歌唱
那是一整片一整片大海的鳴咽與哭泣
?
個人簡介
張幸福(1973—2020),福建霞浦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陽光青春》《隱約看見大海的顫動》。作品散見《詩刊》《星星》《詩歌報月刊》《詩選刊》等。曾參加《詩刊》社第27屆青春詩會。
?
??
?
站在目海尖山頂,想著海
謝應華
從前有座山
走著走著就停在了這里
山頂巖石零亂
上面坐著天空
藏著相鄰三縣的寂靜
?
她說:只要你愿意睜開雙眼
目尖就會看到自己的深海
有時候,這座山云霧彌漫
仿佛爬升著霞浦所有的波濤
?
站在目海尖山頂,我想著大海
波瀾壯闊的海,那是太平洋
天上全部的云朵
正向大海深處飄去,我能聽見
它發出一陣陣驚濤裂岸的聲響
持久回蕩在純凈天空下
?
我離開了
它還在那里
大海的浪花翻滾在它的內部
你一朵也帶不走
?
個人簡介
謝應華,福建省作協會員,寧德市作協理事,縣文聯副主席,作品散見《詩歌報月刊》《星星》詩刊《散文詩》《黃河文學》《福建文學》等。
?
祖國的霞浦
韋廷信
祖國的霞浦是一抹晚霞
是留在漁民臉上的夕陽,是無限好
是葛洪山中升起來的一口仙氣
這口仙氣養活了一群精靈
大黃魚,石斑魚,龍頭魚,彈涂魚
是他們讓大海更加熱鬧
讓大地充滿生機
你看,他們讓海浪弓著腰
在海上出色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跳馬
向前跳躍,一躍千里
當他們嬉鬧累了,又像一個歸來的游子
從高速口下來,進入山河路
兩排印著福字的燈籠在晚風中咬著耳朵
傳遞這回家的消息
我們被夾道歡迎,不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尋常百姓
只要在心里輕輕地叫喚一聲:祖國的霞浦
好像就有一種力量讓你清晰地感受到
你與這座城市正一起被誰疼愛著
?
個人簡介
韋廷信,1990年生,霞浦人,詩歌刊發于《詩刊》《詩選刊》《詩潮》《詩歌月刊》等。入選《詩刊》社第36屆青春詩會。
?
孤? 島
蘇盛蔚
我的孤島有魚
沒有美人
我的性別是迷霧,有時哭
也很委屈
人們說的事業是墻,只有壁虎的尾巴
是現實的觸角
沒有口袋被賞賜分幣
口中的糖嚼著別人的甜
酸著年少的楚
明明是絕境,天空是密封的玻璃
我飛出了孤島
停在刀尖上,一抹番茄醬
異味的酸
割裂的疼是水泥裂開了縫
墻依舊是墻
我靠著
孤島是孤島
?
個人簡介
蘇盛蔚,筆名“暮然”,海岸詩社創始人之一,現任社長。80后霞浦鄉村詩人,作品刊于《福建文學》《福建日報》等刊物。
?
??
?
龍? 井
鄭興德
星期天下午,時間確鑿
并且有多人指認我案底在身
濕漉漉的,投石試探深淺
洗一把臉,一股泉水乘機滑入喉管
采一朵紅磨菇,放在路邊的石頭上
然后說:有毒,下手須謹慎
?
一條白練藏在暗的山谷間
不見織女的身影,轟隆隆的
不見龍的出沒,但薄陰,水霧彌漫
坐下來,想想事實的幾種可能
想想如何從藍的水里全身而退
?
想與不想,她都在那兒
春風幾縷,流水幾重,鳥鳴幾聲
還有白發若干,茅根若干
煎熬一個時辰,每日三次,口服心服
?
個人簡介
?鄭興德,霞浦人。作品散見于《寧德文藝》《閩東日報》等。
?
塔崗道上
張孝明
我只是偶爾來到山中
大多數時候,我要忙著搬運糧食
有時,陷于困境和悲傷
?
滿山的蟲鳴像是歡迎我回家
清涼的黑夜圍繞著我
而這些,并不能使我留戀不返
?
我終究屬于向光的生物
我回身走向昏黃的人間煙火
共青路的玉蘭花散發著芬香
?
無盡的黑暗也無法將我吞沒
我還是愛著奔波勞碌的生活
我還是愛著賜我苦楚的人間
?
個人簡介
張孝明,1974年生,霞浦西洋島人,小學教師。詩作見《詩刊》《中國詩歌網》等。
?
沙江村之夜
李艷芳
?
阿婆走水經過的石板路,青苔綠得無聲。一些木板
曾經漂泊于波濤
?
沿石階登岸。黃昏不曾相約,已經先于我們
棲落在芭蕉葉上
?
版畫風格的沙江村
月亮升起來了。一顆明亮的鄉愁——
?
給灰瓦屋頂覆上一層清輝?;彝呱系拇u頭,形如卦陣
守護古厝院子
?
潮水拍岸。濤聲入耳
故居忙于清理院中的香樟、三角梅、山茶、小葉榕——
?
——街巷幽深
仿佛舊人回家,在村口卸下漁網和風聲
?
個人簡介
李艷芳,作品見于《星星》《詩潮》《草原》《散文詩》等刊物。
?
??
?
永遠的村落
鄭惠芳
?
干凈的氣流
宣泄著春天的盛大宴會
任光線一千里一千里地撫摸
蒼茫的群山
枯黃的草
柔軟的水流
以及世上最好聞的味道
貪婪地坐在新葉上
以閃電的速度扺達粉紅的心臟
從容不迫地享受晶瑩剔透的身段
在各個出口中傳授永久的清香
?
日頭一撥又一撥地出嫁了
月亮和星星為醒來的事物奔波著
身影擰在村莊煙火的日子里
放飛的瓦礫站在溪流之上
一縷一縷地涂滿天空
撐到心腸最遼闊的狀態
隨意安然無恙地生活
沒有什么可以阻止葳蕤和枯萎
不管是花事稀少的冬天
還是爭春的許多事物
?
起伏的心跳
蕩漾著一場雨后初晴的光芒
圣潔與柔美
包圍時光
別無選擇??
內心奔涌的美感席卷而來
在寂靜的午后
在每寸肌體里
再度蘇醒、重生
深情地吸吮著
?
個人簡介
鄭惠芳,霞浦人。作品散見于《閩東日報》《寧德文藝》等文學刊物。
?
家園隨想
李文杰
(一)水草
我來了,我的孿生兄弟
我選擇了一個這樣美麗的黃昏
沿著綿延400公里的海路一路尋跡而來
不僅僅是為了來看你。
?
飛魚以及紅樹林和擱淺的小船
野性或是恬淡和那彩色的光
你這個逐水而居的精靈呵
在母親的子宮里
比我更理解豐潤和激情的另一種含義。
?
(二)村莊
我的村莊依海而建。
沿著海的聲音可以找到依次消失了的
童年少年還有漫漫光陰的
變遷。
?
黃昏有光一束。
老去的船的殘骸就在沙灘的一角
一只水鳥佇立船頭??
傾聽。
?
(三)龍首山月夜
策馬上山。不見塵土飛揚
我根深蒂固的詞匯撲面而來
白色月光就是小李的飛刀
撕裂夜風的身體穿透我的心臟
憑欄處
只剩燈火斑斕的家園
?
(四)虎頭門
虎頭門
這個曾經讓我夢了無數次的地方
現在我每天都要來回四趟
甚至更多。透過溫暖的陽光
兩棵分分合合的古榕
生機盎然。
?
個人簡介
李文杰,霞浦人,作品散見于《閩東日報》《寧德文藝》等刊物。
?
油菜花里的打魚船
張皓亮
大海最大的魅力是被油菜花玲瓏了
每一艘開過視野的漁船
都像一頭扎進油菜花海的蜜蜂
似詩句空白的轉折
層層遞進在風與浪的搏擊中
油價補貼是一帆風順的動力
?
神秘不作為黑色的獵奇
每次出海都要在胸膛撕出閃電
在怒濤與旋渦前抒情撒網
每一對網眼都是平安的祈禱
匍匐在海燕的翅膀上
飛過富饒的西洋島
?
油菜花的季節,是漁船
流蜜的金黃和銀白
自由在平和的天空與大海
成為復活的歲月
一道永恒的風景
?
個人簡介
張皓亮,福建省霞浦縣西洋島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有詩集《誰在敲我的心門》《再塑一雙翅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