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國字號名片!“中國詩歌之鄉”花落霞浦

?
3月19日
“中國詩歌之鄉”授牌儀式
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霞浦榮獲中國詩歌學會授予的
“中國詩歌之鄉”稱號
成為福建省首個以詩歌名義命名的縣域
?

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秘書長木汀宣讀批復:授予福建省霞浦縣“中國詩歌之鄉”。希望以“中國詩歌之鄉”命名為契機,傳承歷史優秀文脈,弘揚“閩東之光”,促進“閩派詩歌”建設,創作更多謳歌時代、贊美家鄉、熱愛生活、感悟人生的詩作。推動“詩旅融合”,展現霞浦山海之美、文化之美。

?
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山講話并授牌。他表示,“中國詩歌之鄉”這塊牌子授予霞浦,中國詩歌學會有一份責任,更有一份牽掛,要讓“中國詩歌之鄉”在新時代為“閩東之光”不斷注入新的內容。
?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福建籍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編李少君,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山,福建省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省作家協會主席陳毅達,寧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彥,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林秀美,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寧德市文聯主席葉玉琳,霞浦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妃,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閩東詩群”代表詩人湯養宗,全國著名評論家、第36屆青春詩會詩人代表、中央及地方各級媒體記者等30多人參加此次授牌儀式。

近年來,霞浦縣委、縣政府立足地域特色,大力推進詩歌文化建設,特別是把創建“中國詩歌之鄉”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切實為創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機制和資金等保障,有效擴大了霞浦詩歌文化品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2011年,福建省文聯授予霞浦縣全省第一批特色文藝示范基地——霞浦詩歌創作吟誦基地;2022年,霞浦詩歌創作吟誦基地入選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聯新時代特色文藝示范基地。
為進一步弘揚“閩東之光”,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霞浦縣將與中國詩歌學會就設立“中國最美詩空間”、舉辦音樂詩享會、開展特色黨建結對子活動、打造詩意村落等進行合作,共同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詩歌之鄉。
霞山巍巍,江海滔滔
東海之濱,有城以瀕

霞浦,擁有1700多年的建縣歷史,擁有全省最大海域、最長海岸線、最廣淺海灘涂、最多島嶼。千里海疆,如詩如畫,風光旖旎,造就了霞浦獨特的海洋文化基因,賦予霞浦獨有的人文底蘊和詩歌文化。

鄭培鑾 攝
在漫長的歷史中,霞浦涌現出許多杰出的詩人和優秀的詩歌。唐有“閩中之全才”林嵩工詩善賦,詩入《全唐詩》《全唐文》;宋有著名愛國詩人謝翱《晞發集》《西臺慟哭記》載入中國文學史;元、明、清民間有“十老詩會”“長溪消夏吟社”,結詩吟誦之風盛行;清末畬族歌王鐘學吉創作的小說歌《末朝歌》入選《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畬族文學》卷,歷代詩人名篇佳作千古流傳、各領風騷。

“閩中之全才”林嵩

謝翱《晞發集》
作為“閩東詩群”的起源地和發源地,以霞浦籍詩人湯養宗、葉玉琳、謝宜興、劉偉雄為代表的詩人群體,創作了數以萬計謳歌時代、贊美家鄉、熱愛生活、感悟人生的詩作,其展現出的整體實力、成就及影響力,使之成為“閩東詩群”的核心力量,成為中國當代詩壇地域寫作的典范。霞浦詩人以精品力作成就“閩東詩群”新氣象,豐富了“閩派詩歌”的底韻和氣度,推動霞浦文學走向新時代。




左起:湯養宗、葉玉琳、謝宜興、劉偉雄
同時,霞浦詩評家邱景華、陳健、許陳穎等長期持續關注霞浦詩群的成長,用文藝理論為霞浦詩歌“推波助瀾”,詩歌評論與詩歌創作實踐的相輔相成,不斷提高“閩東詩群”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霞浦逐步形成了詩歌創作、詩歌評論比翼齊飛的文學樣貌。
霞浦是詩歌沃土,詩風纏綿之地。近年來,霞浦縣在詩歌創作水平、詩歌活動交流、詩歌環境營造上實現了新突破,在服務經濟社會建設、傳承優秀歷史文脈、推動文旅融合等方面有了新發展。

?
?
?

長沙村詩歌館
霞浦鼓勵和組織廣大詩人精心創作,形成了一批社會反響好、群眾認可度高的詩詞創作成果。近年來,霞浦詩人出版《去人間》《三人頌》《海邊書》《寧德詩篇》《平原上的樹》等詩集20多部,詩歌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各類權威詩歌年選,頻獲全國、全省各類文學獎項,先后獲得魯迅文學獎、丁玲文學獎詩歌成就獎、中國年度最佳詩歌獎、詩刊年度詩人獎、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藝獎等諸多獎項。尤其是2018年,湯養宗詩集《去人間》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是福建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詩人,有力推動霞浦詩歌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
?
?

霞浦詩群代表刊物《丑石》

中國詩歌學會舉辦的網絡詩歌活動“中國詩歌地圖”
四十多年來,霞浦詩群代表刊物《丑石》詩刊組織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詩歌活動,成為霞浦詩歌與外界交流的重要平臺。2002年,《丑石》詩刊與《詩選刊》雜志社聯合舉辦“首屆中國民間詩歌發展研討會暨民間詩歌報刊年會”,曾兩次與《詩刊》聯合舉辦“春天送你一首詩”大型詩歌朗誦活動等活動,這些詩歌活動的舉辦,吸引了全國各地知名的詩人和詩評家到霞浦。

2020年10月22日,“詩歌海岸·青春霞浦”詩刊社第36屆青春詩會在霞浦大京沙灘舉行

2022年11月23日,首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暨新時代海洋詩歌論壇開幕? ?東南衛視供圖?
2020年,霞浦縣成功舉辦 “詩歌海岸·青春霞浦”詩刊社第36屆青春詩會,全方位呈現霞浦的人文底蘊,打造獨具霞浦地域文化特色的“詩歌海岸”;2022年,成功舉辦“詩歌海岸 藍色霞浦”首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暨新時代海洋詩歌論壇,詩會以“詩歌海岸 藍色霞浦”為主題,圍繞“海洋詩歌”,特別是“閩東詩群”海洋詩歌的創作特點及時代意義,全國著名詩歌評論家、詩人、學者展開研討與交流,全面深入研究挖掘和傳承弘揚優秀海洋文化,推動新時代海洋詩歌發展。
?
?
?

首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暨新時代海洋詩歌論壇的詩人和詩歌評論家們,在霞浦縣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采風活動
霞浦大力開展“詩歌進校園”活動,以中國古代詩詞、本土詩歌、楹聯、新詩為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詩詞學習、吟誦、創作活動,依托豐富的地域詩歌文化資源和當地詩人,通過舉辦詩歌講座、詩歌愛好者培訓班、詩歌朗誦會等形式,豐富校園詩歌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同時,推進“詩歌進鄉村”,賦能鄉村振興。2018年,松山街道長沙村成立霞浦詩歌吟誦創作(長沙)基地,打造霞浦詩歌館、湯養宗詩歌工作室、詩歌書屋,以詩歌力量,助力鄉村建設;“詩歌海岸·青春霞浦”詩刊社第36屆青春詩會的第一站長沙村,于2021年底成功申報“詩意長沙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重點打造“詩意長沙”品牌,以詩歌涵養鄉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把詩歌寫到廣闊的鄉土上,把詩意種在飽滿的人心里。
?
霞浦詩歌
因海而興、因海成名

霞浦縣通過多元表現形式展現海洋文化魅力,為新時代海洋詩歌繁榮發展搭建良好交流平臺,詩意講述霞浦故事、中國故事。同時,探索創新“詩旅融合”新路徑,將海洋詩歌元素融入旅游景區、文創產品、城市宣傳等方方面面,形成霞浦詩歌的本土化表達,營造濃厚地域詩歌文化氛圍,多元呈現詩意霞浦。
?
創建“中國詩歌之鄉”是挖掘霞浦歷史文化、彰顯霞浦文化魅力、提升霞浦文化品位、打造霞浦文化高地的一項重要舉措。下一步,霞浦縣將以榮獲“中國詩歌之鄉”為契機,在更大空間、更廣領域上厚植詩歌文化土壤,打磨地域詩歌文化品牌,讓詩歌成為承載霞浦厚重底蘊的重要標志,全面繪就新圖景的重要精神力量,推動霞浦高質量發展。

? ?
?
?
?
?